欢迎访问武汉市财政局公众网!

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服务

智能问答

履行财政职能  服务支点建设

履行财政职能  服务支点建设

2025-08-19 15:44  

新洲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勤喜

作为武汉东部大通道节点城区,新洲是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重要节点,肩负着服务超大城市发展的重任。新洲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财政运行平稳有序。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41亿元,同比增长14.63%,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算绩效管理、非税收入管理等22项工作获省市财政部门表彰,展现了新洲财政的担当作为。

2025年,新洲财政将紧紧围绕支点建设战略任务、紧紧抓牢战略机遇,全力统筹财政政策、资金、资源,加快推进高水平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大战略任务,服务新洲重回千亿城区,为“四化同步”推进转型发展、重塑千年问津故地新气象贡献财政力量。

一、服务发展大局,绘就支点建设的经济主色

一是加强产业扶持,增强发展后劲。加强与税务、商务、科经等部门对接,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贴息奖补、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增强企业信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接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强化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强对人工智能、算力等重要行业、重点企业调研服务,培育孵化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链集群,促进财政增收、经济增效。

二是加强财政统筹,提升保障能力。完善全区财源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坚持财税联动、部门协作,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达10%以上。紧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加力争取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上级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增强重点项目财政保障能力。

三是加强资产盘活,做大可用财力。深化国有“三资”盘点,动态更新“一账一表”,推进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综合运用市场化出让、合作开发等方式盘活各类资产,推进陶家大湖等净水渔业管理权资源盘活,谋划环卫一体化市政资源有偿使用等项目,唤醒沉睡资源,深入挖潜变现。

二、支持转型升级,彰显支点建设的发展特色

一是科教创新互融互促。加快推进问津职高、承载市内大学外迁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人才储备。落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企业发展等扶持政策,促进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加大航空航天、绿色船舶、智能制造等产业投入力度,支持更多更优项目、人才落地落户新洲。深化央地合作,加力推进“中国星谷”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加速聚集、产业能级快速跃升。

二是枢纽建设加速推进。支持推进江北快速路东延线项目,激活临港产业,促进涨渡湖、双柳等沿江地带经济发展。支持双柳长江大桥、问津新城周边高速互通项目建设,强化新洲与武汉主城、鄂州、黄冈等地互通互联,促进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持光谷长江大桥项目规划论证,助力光谷科技创新资源与航天、港口物流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光谷”与“星谷”高效联动。

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 支持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谋划“江豚湾”项目,提升区域形象,带动农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抢抓涨渡湖湿地公园建设政策窗口期,探索涨渡湖生态产品价值盘活路径,充分发掘新洲资源禀赋。加强问津书院等文化遗产、历史遗迹保护修缮,支持将军山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利用,形成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三、深化科学管理,擦亮支点建设的财政本色

一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对项目立项、论证、评审、实施、决算、考核等各方面开展一体化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挂钩,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约束。加强预算绩效检查力度,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低效无效资金项目消减预算安排或取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树牢过紧日子理念。落实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对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对“三公”经费支出进行动态监控,继续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2025年全区“三公”经费预算压减3.81%,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严格财政监督监管。落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确各预算单位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区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加强与纪检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贯通协同,深入开展群腐治理,发现线索及时移交。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监督监管,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扎扎实实、不留死角,切实规范财经秩序。

四、精准防范风险,守牢支点建设的安全底色

一是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财政科学管理)走深走实,筑牢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坚实基础。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坚持政府投资项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控增支增人项目,落实“养事不养人”。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增收节支并举。全力做好保障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工作,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发展。

二是“三保”底线兜牢兜实。坚持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摆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建立“三保”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监控、应急处置全链条管理机制,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保障就业补贴、低保发放、特困供养等救助支出,落实养老、残疾人事业等各项惠民政策,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在80%以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

三是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管控。做好债券还本付息资金测算,加强库款资金研判和调度,全力以赴守住债务风险底线。积极筹措资金,坚持按时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不出现逾期风险。有序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工作,确保全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支点如塔,引领发展之路;财政如水,浸泽荆楚山河。新洲财政将牢记殷殷嘱托、奋力担当作为,在推进支点建设的号角声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新洲财政”这个名字更加绚丽出彩!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相关链接:
 已阅 267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