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厉行节约:以“紧日子”思维撬动“大民生”
江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江汉区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 严管严控财政支出的通知》及配套管控清单、负面清单等系列文件,通过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办公、降低公务开支标准、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加强闲置资产资源调剂共享等务实举措,严控一般性支出,全区保基本运转支出三年连降10%。
为持续巩固工作成效,进一步强化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主责意识,江汉区创新开展过紧日子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各预算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认真梳理分析本单位近五年来在过紧日子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炼总结形成亮点案例。活动共收集创新做法40项,形成10项典型经验向全区推广,为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江汉区满春街道:“旧仓库”变身“服务站” ,“小空间”装下“大服务”。满春街办事处深入践行“过紧日子”工作要求,创新探索基层服务提质增效新路径。通过盘活辖区闲置旧仓库资源,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投入少量改造资金,成功打造集党群服务、养老托幼、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站。该站引入2家社会组织专业运营,年均服务居民超1500人次,实现“1个阵地、N种服务”的倍增效应,运维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90%。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工作理念,为基层单位在有限财力条件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可复制的“满春经验”。
江汉区教育局:盘活闲置资产,细化预算标准。江汉区教育局在落实过紧日子工作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成效。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率先试点学校停车场错时共享机制,将11所学校停车场在非教学时段向社会开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运用成本绩效分析方法,制定《江汉区公办配建幼儿园装修预算支出控制标准(试行)》,形成171项装修预算标准,综合平均成本较原标准节省20%以上,为装修预算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提供了依据支撑。
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精打细算减负增效,信息化举措成果显著。在日常办公降本增效上,江汉区市场局展现出巧思,面对庞大的信息化更新需求,创新实施“自主运维+循环利用”的降本增效模式。针对全局“超期服役”办公电脑,干部充分利用技术特长,自主开展内存扩容、硬盘更换等技改措施,使设备使用寿命平均延长3到5年,有效节约设备购置经费;整合内部技术力量,组建信息化运维团队,自主完成机房搬迁、网络改造等工程,尽管节支规模有限,却生动诠释了将“过紧日子”理念融入工作点滴的实践智慧。
江汉区其他职能部门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创新实践,如江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实施垃圾处置新模式 拓展节支增效新路径》、江汉区财政局《两个维度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江汉区审计局《打好“铁算盘”实现审计服务费用精准严控》、江汉区消防救援大队《专职消防文员管理案例》、江汉区交通大队《闲置土地改造事故违法暂扣车辆停车场案例》、江汉区北湖街道《节能数字化改造 实施街道机关能源托管》和江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智能系统助力楼宇亮化节能提效》等案例,充分展现了各单位将过紧日子要求转化为务实举措的治理智慧,形成了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的生动实践。
过紧日子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生动展现了江汉区各部门单位在厉行节约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案例既包含办公经费压降、设备循环利用等“显性节约”,更涵盖管理模式创新、资源统筹配置、资金使用提效等“隐性节约”,形成了“节流”与“增效”并重的实践体系。过紧日子是党和人民对党政机关的迫切要求,江汉区面向全区征集“金点子”,体现了其开放包容、勤俭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力推动了全区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形成。下一步,江汉区各级党政机关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寻找突破口,补齐薄弱项,做好政府运转降本增效,通过财政资金的“减法”,实现民生保障的“加法”,真正实现“政府过紧日子”向“群众过好日子”的转化升级。